首页
清朝人物
2020-08-24| 朱松龄(?—1827年)号苍山,朱汝珍伯祖父。祖籍太和镇八片村,朱澧之子。20岁补弟子员,旋作禀生。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以优贡选入国子监读书,嘉庆年间受命纂辑《清远县志》,一载书成。清道光四年(1824年)任阳江县训导,专心课士,创
2020-08-24| 朱澧(生卒年不详)朱汝珍之曾祖父,字连渭,号达河。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拔贡廷试获一等,充任武英殿校录,不久任直隶州判,后任连山、长乐两县教谕,历署电白、镇平、乐昌等县学宫。善诗文,亦工书法。著有《类涵事钞》,《南山文稿》五卷、《南
2020-08-24| 郭嵩祖(1816—1853年)郭志融之侄,字春淦,号春泉。18岁的郭嵩祖以“岭南才子”冠军之誉进郡学,授江苏试用县丞。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参加顺天乡试,授国史馆誉录。再任京师东城兵马司都监。其处事刚正,案无留牍,不久授京师西城兵马
2020-08-24| 郭志融(1812—1860年)字藕舡,郭见猷之子。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中举,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考中进士,即被派驻西蜀任职,先后任大足、成都县令。士民立清官亭以记之。不久升叙永厅同知,再署潼川府知府,再任四川知府,调任安徽安
2020-08-24| 郭志珩(1802—1842年)字兼山,郭见猷之子。清道光皇帝以“台湾军功保举”为由,特授福建布政司经历、敕授儒林郎。历任福建长汀、上杭、建宁、泰宁等县知县。清同治年间,升署福建平潭海防同知(海防副司令官)。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郭
2020-08-24| 吴元猷(1803~1871),字敬圃,琼山大林乡道群村人。清代名将。孩提时失去双亲,被同村的地主收养,当童养工。几年后,因不堪地主-而出走,在村里打短工度日。十一二岁时长得魁梧壮实,十五六岁便能自立。婚后有妻子料理家务,便腾出时间习武、无
2020-08-24| 李麟祥(1609~1690年)镇隆镇大路街人,明末清初信宜杰出文人。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负责编修《重修信宜县志》12卷,康熙二十六年,与儿子李季临一同编修《信宜县志》。著作有《溪仙诗集》20卷、《溪仙文集》38卷。
2020-08-24| 李东绍(1699~1760年)镇隆镇大路街人,李麟祥的曾孙,信宜杰出文人。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主编《信宜县志》13卷,后任合浦县教谕,兼任《高州府志》的编纂工作。著作有《雪溪子全集》22卷。儿子李宜相、李宜昌为乾隆甲戌科进士,后人
2020-08-24| 何名科(1803~1851年)安莪镇安莪村人。信宜天地会首领,清道光三十年领导安莪起义,威震两广边境。咸丰元年九月二十七日,被清军俘虏杀害。
2020-08-24| 凌十八(1819~1852年)名才锦,排行十八,故称凌十八,钱排镇北内塘坳村人,信宜凌十八起义(又称大寮起义)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打响太平天国革命战争第一 。凌十八起义坚持斗争两年多,转战粤桂两省三州六县,震动清廷。咸丰二年六月十二日(18
首页 « 上一页 下一页 » 尾页 第 42 页 / 共 35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