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清朝人物

清朝人物_第36页 (共359页3581条)
翁芹芳

2020-08-24| 翁芹芳(?~1854年),六和翁屋村客家人。清咸丰年间三水县六和地区天地会首领。芳家贫,少聪颖,常爱听村中老人讲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侠义故事。及长务农,崇尚武艺骑技,富有正义感。清咸丰四年(1854年)六月,陈金釭在范湖率众起义,

胡建伟

2020-08-24| 胡建伟(1718年~1796年),又名式懋、勉亭。乐平古灶村人。少时聪敏好学,因勤劳过度咯血,仍苦读不辍。清乾隆三年(1738年)考中举人,次年又考取进士。先后任河北无极、正定及福建福鼎知县。在福鼎任内,以该县地处闽、浙要冲,官吏过往频繁

曾琼琲

2020-08-24| 曾琼琲(1758-1845),字荣锦,号宝圈,今棉洋镇洛阳村人。幼读诗文,长习武艺,十九岁为武科邑庠生。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赴省乡试中武科举人,五十五年(1790)上京会试中武科进士,殿试钦点榜眼,授蓝翎侍卫。三年后出任江西下历都司

魏大斌

2020-08-24| 魏大斌(1741-1822),字本义,号渭扬,今横陂镇夏阜村人。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中武举,翌年登武科进士,选赴福建学习。二十八年改调水师,历任金门镇左营中军、左营游击、澎湖协右营游击、烽火营参将。四十五年,乾隆帝南巡,被选往浙候迎

李南馨

2020-08-24| 李南馨(1735-1802),字槐而。今横陂镇老楼村人。十四岁从师学文,后弃文改习武学。乾隆二十四年(1759),中武科举人,二十五年会试不第,留寓京城十年苦练,延名师习武艺。三十六年(1771)中武科进士。初任山东兖州镇守备。四十四年改

李威光

2020-08-24| 李威光(1735-1793),字作楫,号韬序。今华城镇黄埔村人。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庚辰恩科赴省乡试中武举人。乾隆三十七年(1772)上京赴考,参加壬辰恩科会试,获一甲第一,殿试钦点状元及第,授头等侍卫,在銮仪卫行走,并跟随乾隆到木

魏成汉

2020-08-24| 魏成汉(1704-1785),字云倬,号星垣,今横陂镇华阁村人。十九岁时补县学生员,三十岁中拔贡,名噪一时。历任知县、知府、道台等职。他为官清正廉明,爱民如子。在湖南衡阳任上,曾有一寡妇被盗,有人劝说他窜改案情以避免处分,成汉认为伤害别人

江童茂

2020-08-24| 江童茂(1635-1700),今转水镇三源村人。30岁时,以行伍升任兴宁营把总。清康熙九年(1670)调任潮镇右营。十六年,吴三桂余部袭扰滇、桂,童茂随平南将军都统赖塔前往征剿,管后营中军。随后又被镇南将军莽依图委任为后营参将,领兵驰救南

徐骧

2020-08-24| 徐骧(1867—1895),家名来昭,字云贤,又称徐昂,祖籍镇平(蕉岭)兴福镇谷仓村,是蕉岭徐氏开基祖徐探玄17世孙。1765年,其高祖徐俊彩率全家迁台湾苗栗县头份镇垦殖。徐骧18岁中秀才,曾掌教蒙馆。<br>1894年中日甲午之战,清廷

吴汤兴

2020-08-24| 吴汤兴(1866—1895),字绍文,祖籍蕉岭三圳伍子湖,其先世于清乾隆年间(1736—1895)由镇平渡台垦殖,定居于台湾苗栗县铜锣乡。<br>1894年中日甲午之战,清廷签订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割给日本,全台各地纷纷组织义军抵抗日军

首页  « 上一页  下一页 »  尾页  第 36 页 / 共 35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