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其它

历史上黄河曾经6次改道

时间:2022-09-05 分类: 历史其它 查看: 188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所以关于它的神话传说和怪异现象也不在少数。黄河曾经多次进行改道,这一举动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深意。
1、新莽魏郡改道
公元11年,黄河在魏郡(今临漳西南)元城(今大名东)以上决口,泛滥清河(今县东南)以东数郡。王景、王吴治理黄河,使“河汴分流”,固定了从荥阳到千乘海口的新河道,即东汉到隋唐五代的黄河下游河道。从长寿津(今濮阳西南)与西汉大河分离,流经今濮阳、范县以南,阳谷、东阿以北,茌平以东,禹城以北,商河、惠民以南,东至利津入海。
王景治河以后,黄河进入一个相对安流时期,原因除了中游地区由农变牧,来沙量减少外,也和这条河道距海较近,地形低下,水流顺畅有密切关系。该河道保持了800余年,至北宋景柏初始塞。
2、北宋时期的“二股河”
第二次改道是在宏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黄河又在今河南省濮阳县决口,河水泛滥后分为两脉:1034年七月,黄河从澶州(今濮阳西南)横陇埽(今濮阳东)决口,冲出一条新河道,称为横陇河,从今宾县以北入海。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河决澶州胡埽(今濮阳东)从今天天津市入海。这就是宋代两股河的北派。
嘉佑五年(公元1060年)黄河又从魏县(今县东北)、第六埽(今南乐西)决出一股,流经西汉大河故道和笃马河(今马颊河)入海,这就是北宋黄河的东派。其中,大河趋向北派的时间较长。而且直至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东流断绝,全河才都向北脉流去,形成了又一条新的河道。
3、南宋建炎二年杜充决河改道
建炎二年(1128年)冬,东京留守杜充,“决黄河自酒入淮,以阻金兵”,黄河下游河道,从此又一大变。杜充决河的地点,史无明文,《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定在滑县上流的李固渡(滑县西南沙店集南三里许)以西。决口以下,河水东流,经今滑县南,濮阳、东明之间,再东经、鄄城、巨野、嘉祥、金乡一带汇入泗水,经泗水南流,夺淮河注入黄海。此后数十年间,“或决或塞,迁徙无定”。迁徙的范围,主要在今豫北、鲁西南和豫东地区。此次决河改道,使黄河由合御河入海一变而为合泗入淮,长时期由淮河入海。
4、南宋蒙古军决黄河改道
黄河第四次大改道是在元代初期。这次改道相比前几次而言,历时较久,分支也多。金国行将灭亡时,蒙古军攻归德府(治所在今河南省商丘县),在今商丘县西北决河,河水夺濉水入泗。稍后蒙古军又在今开封市北决河,河水夺涡水入淮。
就在这次改道后不久的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黄河在今原阳、中牟、延津、开封、杞县、睢县、陈留、通许、太康等县15处决口。据推测,当时黄河在原阳县内分成三股:一股经陈留、杞县、睢县等县由徐州入泗水;一股在中牟县境内析西南流,经尉氏、洧川、鄢陵、扶沟等县,由个安徽北部的颖水入淮;一股在开封境内折而南流,经通许、太康等县由今安徽北部的涡水入淮。这是黄河历史上河道迁徙最大的一次。河水共侵夺四条河流(颖、泗、涡、淮)的河道入海。泛滥的河水遍及今河南中部、安徽及江苏两省北部广大地区。
5、明洪武至嘉靖间河道变迁型
明朝初初年黄河的下游河段流经河南的荥泽、原武、开封,根据史书记载“自商、虞而下,由丁家道口抵韩家道口、赵家圈、石将军庙、两河口,出小浮桥下二洪”,然和在经过宿迁向南流入了淮河。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黄河在原原武的黑羊山决口,向东经过了开封府的北面五里的地方,然后又折向东南,流经陈州、项城、太和、颜上,在东面的寿州正阳镇流入了淮河“曹、单间贾鲁所治的旧河遂淤,主流徙经今西华、淮阳间入颖河,由颖河经颖上入淮。
正统十三年(1448年),黄河先是在新乡八柳树决口,漫过曹州和濮州,冲抵东昌府,冲过了张秋,流至张沙湾,破坏了运河航道,最终东流入海。其后黄河又在荥泽孙家渡口,洪水漫流于原武,抵开封、祥符、扶沟、通许、洧川、尉氏、临颖、郾城、陈州、商水、西华、项城、太和,沿颜水流入了淮河。二河分流之初,北河势大,因此在沙湾屡次堵塞不成;景泰四年(1453年)以后,南河水势渐盛,”原武、西华皆迁县治以避水气时为便利清运,纳河南御史张澜的建议,自八柳树以东挑挖一河以接旧道,流经徐州和吕州入海。
景泰六年(1455年)七月,由于在沙湾将黄河水堵塞,黄河主流复回开封以北,沿归、徐一路旧道,经宿迁、淮阴入淮。弘治二年(1489年)以后,白昂、刘大夏采取“北岸筑堤,南岸分流”的方策,一再疏浚孙家渡旧河,从而舒缓了下流水势。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由于黄河南岸的故道被全被堵塞,这样黄河水便全部的从徐、郊流出,侵入了淮河和泗水进海。到了隆庆六年(1572年),黄河南岸的河堤加固,这样就断绝了黄河向南决口的危险,从而使黄河的河道变得比较稳固。此后,黄河归为一条河道,由开封、兰阳、归德、虞城,下徐、邳入淮,一直维持了280余年。
6、清咸丰铜瓦厢改道
历经金、元、明和清代前期,黄河夺淮入海已有五、六百年之久,下游河道严重淤积,河床已显着抬高。明清三代都极力挽河趋向东南,从黄海入口,决口泛滥就多在今豫东、鲁西南和苏、皖两省的北部,使这里的地形普遍淤高。
清咸丰五年(1855年)六月十九日,兰阳铜瓦厢三堡下无工堤段溃决,到二十日全河全部决堤。铜瓦厢决口后,肆意的黄河水折向东北,至长垣分而为三,一由赵王河东注,一经东明之北,一经东明县之南,三河至张秋穿过了运河,流入了山东境内的大清河。当时清廷忙于镇压太平军,根本就没有时间来治理黄河,文宗谕示:“现值军务未平,饷糈不继,一时断难兴筑,……所有兰阳漫口,即可暂行缓堵”。黄河自此改道东北经今长垣、濮阳、范县、台前入山东,夺山东大清河由利津入海。结束了黄河趋向东南、夺淮入海的历史。
7、黄河为何屡次改道泛滥?
黄河所以决徙改道,有自然原因,也有社会原因,而洪水量和泥沙量则是造成黄河决徙的主要因素。
首先,黄河连贯青藏高原、黄土高原、蒙古高原、华北高原河道陡降,一泻千里,到了平原后,水流缓慢,泥沙沉淀,河床不断抬升,容易决溢泛滥。
其次,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的气候比较干燥,全年降雨量的70%集中在夏、秋两季,容易造成山洪爆发,河流猛涨。
第三,黄河高原是黄河泥沙的大本营。陕、晋两省黄河峡谷两岸约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黄河粗沙的主要出产地。今天黄土高原纵横交错的沟壑都有其生成和发展的历史。
第四,中游地区的植被不断遭到破坏。
战国以前,山陕峡谷和泾渭北洛河上游处于游牧射猎时代,原始植被基本良好,黄河下游的决徙也就比较少。汉武帝时,徙民戍边,山陕峡谷和泾渭北洛河上游地区的人口迅速猛增。中唐以后,过去半农半牧地区迅速发展为农业区,水土流失日益严重,沟壑不断蔓延。
最后,人为影响。从水土流失的情况来看,除了黄土高原本身易于水上流失的自然因素外,人为的自觉和不自觉地乱垦乱伐,从而加剧了水上流失。长期水上流失的结果,使黄土高原支离破碎,千沟万壑,耕地越来越少,土地肥力减退,农民越来越穷,农民越穷,又越开荒,形成“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从历史上黄河下游决溢灾害情况来看,也有一些是人为决溢造成的。
黄河地势本来就容易水土流失,再加上人为的破坏植被,所以导致黄河进入了恶性循环,灾害连连。而改道的目的本质上是为了降低灾害发生频率,然而效果并不是很好。
展开全文
上一组:人体已被破解的十三个怪现象
下一组:隐藏在《蒙娜丽莎》里面的惊世迷团
相关信息
盘点:古代地球上最著名的10大恐龙

众所周知,恐龙曾经是统治我们这颗星球的主人。如果要列出恐龙的所有种类的话,那估计有数万种,今天介绍下10大地球上最著名的恐龙。 1、中华鸟龙(最色彩缤纷的恐龙) 有很多恐龙都是长羽毛的,但是有些根本看不出来。中华鸟类是第一种被发现化石

揭开进化之谜:我们为什么要长嘴唇?

鸟类没有嘴唇,但也生活得很好。乌龟的嘴唇也硬化成喙。绝大多数哺乳动物都长有嘴唇,人类也不例外。冬天的时候,我们的嘴唇容易干裂。吃饭的时候, 我们还可能将嘴唇误认为食物,把嘴唇咬伤。每到这个时候,我们不禁会问,这个环绕嘴巴的超级敏感

古代中国就有很重的地域歧视

地域歧视从古到今都没断过,论坛贴吧里经常上演地域对骂。团体心理,包括地域偏见,都是来自对安全感和自我认同的需要。古时候,人们玩得比我们还不亦乐乎。 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地域歧视,大多是出现于茶余饭后的一些谈资,XX地方的人都是骗子,我上

古代臭名昭著的“四大名药”

在古代医学上,完全依靠巫医和中医,来预防或是抵抗疾

那些一直未婚的政治女强人!

相较于男性,女性从政的少;而相较于男性,从政的女性单身的不少。有人把婚姻比作围城,有人把婚姻喻之飞蛾扑火,但不管怎样,走进婚姻的殿堂仍是绝大多数女性的选择。而有这样一群女性,她们思想独立、叱咤政坛,她们身兼数职、工作勤奋,以至无暇

考古谜团:法老咒语为何会屡屡应验?

古埃及金字塔自发现以来就充满了种种神秘元素,其中法老的咒语就是其中一项甚为恐怖的诅咒。曾经最早参与挖掘图坦卡蒙法老墓的多名考古学家就因此而不得善终。同样法老诅咒也多次应验杀死了许多打搅法老长眠的入侵者。法老诅咒为何屡屡应验?这中

汉代丧葬解密:中国历史上汉代贵族丧葬的奥秘

汉阳陵是西汉第四个皇帝刘启与其皇后的合葬墓园,由帝陵陵园、后陵陵园、南北区从葬坑、礼制建筑、陪葬墓园、刑徒墓区及陵邑等部分组成。整个陵园以帝陵为中心,布局规整,结构严谨,规模宏大,充分显示了封建帝王事死如生的丧葬意识。陪葬墓园规

历史谜题:故宫三大殿为何不种树?

北京故宫是我国现存最大,而且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宫殿群。当我们去游览时,只要稍加留心,就会发现,在象征皇权的前三殿的院内没有种植任何树木。为何如此大的三座宫殿连一棵树也没有? 紫禁城坐落于北京市的中心,现称为故宫,它是明清两代24位皇

曾经在云南建立过的八大神秘古国

在中国的历史上,云南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地方。美丽的彩云之南,不仅风景迷人,而且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神秘多彩。其实,云南历史上暗藏八打神秘古国,随小编一起揭开八大古国的神秘面纱。 1、古滇王国 两千多年前,滇池沿岸有过一个古老的王国,司马

中国古代盗墓贼是如何盗墓的?

近日,随着畅销小说《盗墓笔记》改变的网络剧,引发众多粉丝追捧,加上小说之前的热门状态,可见大家对盗墓既惊险刺激又充满了未知神秘的行当相当感兴趣。现代人盗墓拥有高科技的装备,那么,古人是如何盗墓的? 在史书中,被记载的盗墓者多是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