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名人 » 正文

李任予 [公元1903年-1932年,革命烈士]

322次  2020-08-24  分类 : 广东   评论(0)
李任予(1903-1932),乳名亚桥,辈名济道,曾用名李力一、李德山、黎亚克,新丰县丰城镇城东村车田围人。他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兄妹5人,是为兄长。
李任予家境贫寒,年少失母,因得其舅父和好友资助,先后就读韶关开明中学和广州甲种工业专科学校。读书期间,受大革命的熏陶,毅然投身革命洪流,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初在蒋光鼐部队广州教导团任政治指导员,后在广州市工会领导工人开展罢工斗争。1927年参加广州起义。广州起义失败后,根据党组织的安排,几经周折,于1928年春到达福建厦门,省委派他到闽西地区参加领导农村武装斗争。
李任予到闽西后,参加了1928年3月的平和暴-动,并与当地党组织密切协作,为创建闽西苏区,建立工农武装做了大量工作,受到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好评。由于他作战勇敢,密切联系群众,带领群众同国民党军队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1929年4月,被任命为中共闽西特委军委主席,成为闽西人民开展武装斗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1929年6月,朱德宣布建立红四军第四纵队,任命李任予为第四纵队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7月,李任予调任红四军第二纵队党代表。从此,他在毛泽东、朱德、陈毅等红四军领导的亲自指挥下,率领部队在闽西一带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打土豪,除匪霸,分田地,建立红色政权,为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做出了贡献。1929年11月,红四军调整领导机构,李任予任红四军政治部主任。
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红四军由毛泽东主持在上杭县古田镇曙光小学(原廖氏宗祠)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李任予作为120名代表之一参加了大会,并被选为红四军前敌委员会委员,前委委员由毛泽东、朱德、陈毅、李任予、黄益善、罗荣恒、林彪、伍中豪、谭震林、宋裕和、田桂祥等11人组成,李任予排名在毛泽东、朱德、陈毅之后的第四位。古田会议后,李任予按照会议精神,认真整顿军队纪律,纠正错误思想,端正党的作风,为粉碎国民党的“围剿”,转战闽赣地区。1930年4月,李任予任红军第十二军政治委员。
1930年6月,毛泽东在南阳主持召开红四军前委和闽西特委联席会议,总结了半年多来闽西根据地的建设经验,同时为加强工农武装的领导,对红四军和闽西、赣南的地方红军主力进行了整编,成立了由朱德任总指挥,毛泽东任政委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并将红四军第四纵队归回闽西,与红十二军第一纵队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一军,李任予任政委兼军委书记。在攻打永福战斗中,军长胡少海不幸牺牲,军长由李任予兼任。继续率领红二十一-向连城县姑田、梅村一带游击,建立红色政权。8月9日,李任予根据中央和福建省委关于“集中进攻东江”的指示和计划,挥师东江与进犯东江的国民党正规部队展开了一个多月的激烈战斗,由于敌强我弱,部队伤亡很大。9月中旬,退回闽西革命根据地,适逢中央派巡视员到闽西之际,闽西总行委和红二十一军便召开联席会议,会议在“左”倾路线影响下,虽然总结了出击东江失败的一些经验教训,但为了扩大政治影响,会议决定由闽西、东江、闽南红色区域党政主要领导人李任予、张鼎丞、郭滴人、卢肇西、邓刚毅、古大存、阮啸仙、王占春,以及中央军委南方办事处代表张家记等11人组成革命军事委员会,李任予任革命军事委员会书记。会后,新建立的革命军事委员会企图通过“打几个胜仗,以提高勇气,补充力量,并解决一切困难问题”,遂于9月下旬,不顾部队战斗力减弱,给养、服装等困难,调集疲惫不堪的红二十一军进攻上杭,结果失败退至连城。10月,中央又派施简来到闽西整编部队,将红二十军、红二十一军合编为新十二军。李任予任政治部主任。不久李任予奉命离开闽西,由中央派往上海、南京领导城市斗争。
九一八事变后,1931年11月,李任予受党中央派遣,化名李德山,同妻子陈竹君一起到北平,李任予任中共北平市委组织部长,陈竹君任市委秘书长兼妇女部长。
他俩到任后,即和其他委员一道投入恢复整顿党组织,领导北平各界反蒋抗日斗争之中。李任予深入到北平大学、清华大学等校,了解情况,整顿发展党组织,建立各种抗日团体,组织领导各种抗日救亡活动。1931年12月初,中共北平市委、团市委共同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性反蒋抗日运动,并组织了由北平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及迁平的东北大学等院校几千名爱国学生组成的南下-团,向国民党政府--,要求抗日。为加强对这一运动的领导,中共北平市委专门建立了指挥组织,作了具体分工,李任予负责组织南下-团的工作。12月4日,各校参加-的同学集合前门火车站,准备乘火车南下-,受到国民党当局的阻挠。于是李任予指挥-学生高呼口号,冲击国民党北平市党部,砸毁了国民党北平市党部牌子,并组织上千名学生进行三四天的卧轨-斗争,迫使国民党北平当局允许学生乘车南下。卧轨斗争取得了胜利。
李任予在积极组织反蒋抗日斗争的同时,还经常深入到北平大学、清华大学、辅仁大学等院校,了解情况,发展党的组织,并对青年学生和工人进行革命理想教育,勉励学生党员,要好好学习,多学一些革命理论,要下功夫进行钻研。在他的帮助下,许多党员进步很快,成为革命斗争的骨干。
1932年4月,中共北平市委书记顾卓新调上海,李任予负责北平市委工作。5月,为发展北方地区武装斗争,中共河北省委任命李任予为中共保属特委书记。
九一八事变和上海一二八事变发生后,保定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反蒋抗日斗争风起云涌,国民党当局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在保定城乡实行-,残酷镇压保定人民的革命斗争。李任予化名李之道、黎亚克刚到保定,就遇到国民党镇压省立第二师范(简称二师)学校的革命活动。国民党当局以“二师为0盘踞地”为由撤换了校长,开除了进步学生,提前两个月放假,驱逐学生离校回家,妄图以此摧垮共产党组织,扑灭抗日烽火。李任予针对这一情况,决定在二师开展护校学潮斗争。在校内以党组织为核心建立护校斗争委员会,在校外,以二师附小为基地,建立了“二师护校斗争后援会”,负责向社会各界宣传二师学潮-,寻求支援。保定国民党当局调集大批-对二师学生实行武装包围,断粮、断电、断柴,断绝与外界接触,企图以武装威迫学生离校。李任予和特委成员发动校外党团组织和各界群众,为护校学生筹粮筹款送干粮,支持护校斗争。二师护校委员会在保属特委领导下,带领全体护校同学,坚持斗争,粉碎了敌人武装包围、经济-等阴谋,同武装敌人对峙了半个多月。敌人恼羞成怒,于7月6日晨,推倒校墙,砸开校门,对手无寸铁的护校学生进行-,制造了震惊华北的“七六”惨案。惨案发生后,李任予一方面组织校外党团组织和进步学生揭露反动当局的暴行,抚恤受难战友的家属,另一方面向中共河北省委汇报惨案情况,中共河北省委为弘扬二师学生抗日爱国的革命斗争精神,号召全省工农兵学商各界人民团结一致,迅速掀起反对国民党残杀爱国学生的热潮。二师学生的抗日救国护校斗争虽然遭到了国民党反动当局的-,但却唤醒了全省人民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热情,扩大了共产党的政治影响。
7月下旬,李任予参加了由中央巡视员晓山主持的中共河北省委全会和县委联席会议。会议通过了“在河北发动游击战争,创造新的苏维埃区域”的决议。李任予返回保定,立即召集党团特委成员,传达党中央和省委会议精神。根据保属各县情况,决定在高阳、蠡县一带发动农民暴-动。8月8日,李任予和徐云圃(省委秘书)同去保定东南区、高蠡一带进行巡视,召开了高、蠡两个县委联席会议,对在高蠡一带地区开展游击战争的准备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8月20日,李任予在保定主持召开了中共保属特委全委会,就巡视高蠡情况和布置暴-动事宜进行通报。会议决定将农民武装编为红军,李任予任军政委,红军设一个师三个团,初步议定师、团领导人员。并连夜起草了《保定特委为布置蠡县高阳游击战争致省委的报告》报请省委批准。
高蠡游击战争计划被批准后,李任予和团省委特派员白坚负责全面指挥,省军委书记湘农和保属特委的其他同志于8月25日按照分工奔赴斗争第一线,组织暴-动。8月27日,保定东南区高阳、蠡县一带千多农民举起了刀枪,分别向国民党反动统治宣战。
高蠡暴-动的枪声震惊了保定国民党反动当局,急忙调兵遣将,对游击队进行疯狂“围剿”。8月31日,当红军在高阳县西演村等地获胜班师召开军事会议时,被国民党驻安国县白凤翔骑兵团包围。红军游击队奋力抵抗,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17人英勇牺牲,19人被捕,大部分突围后在数倍敌人的追击下被打散。
高蠡暴-动失败消息传到保定,李任予十分痛心,他不顾敌人搜捕、-,强忍悲痛继续指挥战斗。他一面派人秘密到暴-动地区,做好烈士安葬和家属的安置;一面组织保定及周围各县党团组织做好暴-动失散人员的安顿工作,并亲自督促检查党的保密工作,以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待机再行暴-动。
1932年9月30日下午1时许,李任予按约定时间到保定青年会馆阅报室与一位同志商议转移特委油印机、誉写板等物时,由于叛徒出卖,被事先埋伏好的密探、特务逮捕。
李任予被捕后,国民党反动当局如获至宝,昼夜审讯,企图从他口中获得保定地区党组织、河北省及北平市委最高领导人的情况。但是,轮番审问得到的只有“来保定寻找朋友,其他一概不知”一句话。敌人便对李任予施以鞭打、火烫、压杠子、灌凉水、手指钉竹签等酷刑,企图迫使其屈服,但他始终坚贞不屈,视死如归,严守党的机密,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坚强意志和品质。他曾给河北省委传出一张纸条,汇报他的情况和决心,“我受刑很重,指甲都被拔掉,十指溃烂,但我的口中只有三个字‘不知道’”。
李任予被捕后,中共河北省委和北平市委通过各种社会关系积极进行营救,并通过冯玉祥、蔡廷锴等有声望的高级将领面见蒋介石力保,蒋均以“李之道(李任予)是中共保属特委书记,组织领导高蠡暴-动有据”而拒绝通融。
1932年11月27日早晨,敌人秘密把李任予提出牢房,押往保定城外小西门刑场。当-把李任予推下刑车后,他昂首挺胸,在“红军万岁”、“共产党万岁”的高呼声中倒在血泊中,时年29岁。人民的好儿子,中国共产党的坚强战士,红军早期领导人李任予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
由于李任予生前使用化名较多,在他牺牲60年后,家乡的群众才得知他早已血洒华北大地。2000年5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追认李任予为革命烈士。2002年4月,新丰县人民政府将县城南门塘文化广场命名为“任予广场”,并修建李任予烈士塑像(铜质),供人们瞻仰。

来源:云名人资料网 欢迎分享!+收藏本文

本文链接:https://www.cloudtibet.com/info/46027

相关推荐:

---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0条)
  • 相关文章

[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登录后可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wered By 云名人资料网   
云名人资料网分享世界名人资料,全国著名人物介绍,历史故事,名人名言,著名历史事件,珍贵历史图片等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