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麒(1869-1931.7),回族,乳名尕七,字阁臣,甘肃省河州(今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人。马海晏之长子,马麟之胞兄。
清末至辛亥革命
1894年(光绪20年),随其父加入董福祥领导的甘军。义和团之乱中,马麒随甘军参战,其后驻留北京,负责慈禧太后的警卫任务。1900年其父马海晏死后,由简练军哨官承袭父职。
1911年(宣统3年),辛亥革命爆发,马麒加入马安良领导的“精锐西军”任帮统,讨伐陕西革命军。途中,宁夏(今银川市)革命军起义,成立宁夏军政府,马麒奉派讨伐宁夏军政府,将其消灭。
中华民国成立后的1912年(民国元年)4月,马安良、马麒驻扎兰州,因统治横暴而遭到甘肃省临时参议会纠弹。奉马安良的指示,马麒派人杀害临时参议会议长李镜清,对此甘肃都督赵惟熙未作处理。同年8月,马麒被北京政府任命为西宁镇总兵,后升任青海蒙番宣慰使。1913年受封为“锐扬将军”。在马安良大旗的庇护下,利用手中的一点军权,把持地方政权,并与民族宗教势力相结合,取得了对该地区的撒拉、回等人民的绝对统治权,为其家族统治青海奠定了基础。
青海统治权确立
1914年(民国3年),四川与青海就青海南部与四川省交界的玉树、昂欠两地的归属产生纠纷。了解到当地的藏族人不希望归属四川省后,马麒向北京政府提出勘定界线的要求。政府派忠武军统领周务学等人赴玉树调查,结果,两地归属青海,川军撤退。由此,马麒在青海西部、南部形成势力范围成为可能,被任命为玉树驻防司令,为尔后青海建省创造了条件。
1915年(民国4年)、马麒为令政敌、青海办事长官廉兴失势,向北京政府进谗言,称廉兴企图叛乱,廉兴遂被罢免。同年10月,青海办事长官、西宁镇总兵的职位废止,取而代之的是甘边宁海镇守使,马麒出任该职。
马麒于1912年(民国元年)组织“宁海军”,成为西北另一支独立的回族武装势力,起用弟弟马麟、子马步青、马步芳、侄子马步元、同族的马仲英,形成家族型军队,并聘用黎丹等人为幕僚。宁海军利用毛皮、制药原料、金、盐等特产来谋求增强军事力量。从此“青马”军阀体系完全形成,正式开始了对青海各族人民长达40年的统治。1916年(民国5年),镇压宗社党的叛乱。1921年(民国10年),降伏果洛的藏族人。1923年(民国12年)压制了夏河。另一方面,马麒统治地区民政办理较好,努力禁止种植鸦片,开垦、道路建设、水利等方面事业取得进展。
北伐以后的动向
1927年(民国16年),将势力范围伸向中国西北部的冯玉祥组织了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马麒任暂编第26师师长。1928年(民国17年),高树勋率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进军西宁。马麒未能抵抗,统治权被高树勋夺走。
1928年(民国17年),派遣朱绣,周希武等人组成青海代表团,前往兰州与刘郁芬商谈拥冯玉祥入青事宜,但前去途中朱、周两人就被谋杀。
1929年(民国18年)1月,青海省政府成立,马麒被任命为青海省政府委员。首任青海省政府主席孙连仲邀请马麒就任建设厅长,马麒将该职务让与弟弟马麟。1930年中原大战紧张之际,孙连仲改任甘肃省政府主席后,高树勋代理青海省政府主席。1月被南京国民政府任命为青海省主席兼国民革命军第1师师长,授陆军中将衔,与蒋介石集团开始了结合,马氏家族势力进一步得到发展。后来蒋介石为继续控制青海马家,扶植马家第三代人物。
1931年(民国20年)8月5日,马麒在西宁逝世。享年63岁(满61岁)。
漠泥沟乡临夏县辖乡。1955年为漠泥沟乡,1958年并入马集公社,1961年析置漠泥沟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部,小积石山麓,距县城5公里。面积72.8平方公里,人口1.1万,其中回族占96%。有公路接213国道。辖前川、大庄、阳洼、何家、姬家、台塔等6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青稞、蚕豆、薯类,盛产蜂蜜。境内何家、前川、大庄等村分别为清同治年间反清人士马占……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