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名人 » 正文

李华 [公元1923年-1948年]

402次  2020-08-24  分类 : 江苏 连云港  评论(0)
李华,原名李光宇,东海县黄川镇桃李村人,生于1923年,家有房屋30余间,田地近200亩,在当时堪称富裕家庭,其祖父李克宗是位开明人绅士,父亲李济延、二叔李鹤延,都是急公好义、博学多识的书生,特别是其姑父陈鉴波是国民党左派,他们时常给小李华讲述悲壮动人的历史故事,在他幼小的心灵中萌发了立志兴国的念头。
1931年九“九一八”事变后,李华跟随当校长的二叔,就读于沙河小学,他勤奋学习,成绩优异,且乐于助人,深受教师和同学的喜爱,在校期间,李华在二叔的指点下,和同学一起举着彩色小旗,上街-,参加贴标语、散传单、演节目等抗日救国的宣传活动,他当年演唱的“准备好 ,瞄准那敌人,一 打一个,一步一向前。拿起你的 。快快上战场,和那小日本拼命地干一场”等歌曲,令同龄人至今难忘,1936年,李华小学毕业考入铜山县中,1938年5月徐州沦陷,学校解散,李华居家自学,目睹日寇到处烧杀掳掠的罪恶行径,李华常作诗填词,抒发内心的愤懑,1940年3月22日赣榆县爱国县长朱爱周为抗击日寇壮烈殉国,李华得知后写下“将星殒落夜有光,千门万户泣铜章,愿以先生为榜样,誓作中华好儿郎”等诗作。有些诗句博得清末举人、爱国士绅士朱寿石的夸奖,并破例收他为入室弟子。
一个偶然机会,李华随父亲李济延去坪上,参加了中共山东分局举办的“八一”祝捷大会。会上,他聆听了罗荣桓、肖华等八路军-慷慨激扬的报告,祭拜了为民族解放事业捐躯的英灵,心潮起伏,热血沸腾,从心底呼喊出时代的最强音:“共产党是真正抗日的领导力量,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我要争取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3年,李华实现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夙愿,投入革命的行列。年底,他担任大演马庄党支部书记。从此,李华开始了新的征程。
担任了党内职务的李华,革命劲头更足了。这时,正值海陵县(即路北东海县)军民反日伪扫荡,反蚕食已获大捷,革命形势逐渐好转。(东)海、赣(榆)边区广大青年,特别是青年学生爱国心切,抗日情绪高昂,殷切盼望党去领导他们进行抗日斗争,李华积极活动,很快就介绍了一批进步青年入党。李华还经常联络一些活跃分子,来他家阅读进步书刊。他们收听广播,讨论国家大事。1944年春,李华聚集10余名青年,组成青年读书会,这个读书会的成员,时常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为题,慷慨陈词,激扬文字。同年2月,读书会的部分成员,办起了《朝阳周刊》(后更名为《新民月刊》)小报,李华自任主编。小报的内容主要是宣传民族精神,鼓动民众抗日,报道共产党员的斗争事迹等。那时民众生活极苦,办报条件很差,搞不到油印机,8开纸大小的版面,完全靠手抄,然后一份份地送到敌占区青年学友或民众的手里。然而,当时敌对势力还很强大,根据地时常受到日伪军、特务、土匪的侵袭,以致小报仅出三期,-停刊。
这期间,东海地区战事不断,民众过着动荡不安的日子,许多适龄青年,得不到上学的机会。李华积极推荐他们中间有爱国心的、愿意跟共产党闹革命的进步青年去大港头抗日小学学习,使他们走上革命的道路。李华时常接济家境贫寒的同志、鼓励他们学习文化,参加革命。1944年12月的一天,共产党员刁继贵要前往大港头政治学校参加训练,临行前,他来向李华辞行。李华将自己一件心爱的棉背心和一条夹裤送给他,又拿出一叠白纸、两个练习本交给他,并叮嘱道:“着都用得着,要学好文化,为党做更多的工作。”
1944年秋,海陵县人们积极响应县委号召,加紧生产,加紧备战,随时准备对付敌人的报复行为。李华根据支部活动地带的实际情况,决定组织青年民兵自卫队。李华带头捐献自家的 ,并做通富人家的工作,“借”出全村仅有的7枝 ,和几枝 的土盒子 。在此基础上,他挑选村里民兵和青年学生共10余人,组成桃李村青年农民自卫队,由共产党员、村武委会主任陶永钦负责。自卫队在村周围各路口设置8个岗哨组,严密监视日伪的动静。自卫队还和周围村庄建立民兵联防,互通情报。尽管使用的武器低劣,但队员们抗日斗争的情绪都很高涨。
1945年4月13日,李华仍和往常一样,带着许多报纸和宣传品进了新浦。晚上,他和同学冒着生命危险,去大街小巷张贴标语、宣传画,将报纸、传单撒在路口。敌人见之惊恐不已,到处嘶叫:为什么白天抓那么多共产党嫌疑分子,夜里还会冒出这么多宣传品?新浦到底有多少共产党?第二天(农历三月初三),李华来到大街想听听舆论,然后去找一个油贩子(地下党员)接头,不幸被本村一个汉奸指认,李华被捕了。从伪新浦 局的审讯室来到日本宪兵队的办公室,李华一口咬定自己是做生意的人。日本军官说:“你是新民区区长李耀中嘛!”李华见敌人根本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便胸有成竹地答道:“我父亲是李济延,是新民乡乡长,我二叔李鹤延任沙河小学校长,我就是想当共产党,人家也不要我。”敌人见张冠李戴了,便拷打李华,但仍无所获,只得用日本话骂一通,手一摆,令两个日本兵把李华押去牢房。不几天,李华便和牢房里许多被抓来的人一起在连云港码头上船,被日本兵押往日本北海道大江矿山充当劳工。李华屈居异国他乡,面对山石背朝天。这里没有新闻,没有书籍,更没有自由。甚至除了看守、监工、劳工外,见不到别的人群。他看的的是群峰山峦,胸中装的是祖国人民。他时刻挂念着革命的前途、亲人的安危。李华有文化又有心计,当上工地记工员。在这3本日记的封面、插页中多处画有五角星,在五角星的下面留有许多人奋进的爱国爱党爱人民的诗篇。他曾写道:“去国离家亦自豪,倭寇未灭恨难消,置身异域群山里,应有良朋赋大召”。可惜的是,这3本日记在“文革”中,被抄家丢失了。
每日繁重的体力劳动,清苦的生活待遇,异国的水土不服,把李华折磨病了。在看病期间,李华发现日本下层的劳苦大众是反战的,并得知战争给日本带来经济衰竭,民不聊生,日本国内已是普天哀怨。慢慢地,李华经常装病,并联络一帮劳工消极怠工。
1945年8月15日,看守、监工不像以前那么严厉了,劳工之间可以交谈。李华凭着知识分子的敏感,预想可能是日本在战场上失败了,便趁机与老中医早川千代松先生、护士小野寺浪子、伊藤其美子和被抓来当矿工的农民山口正雄等结为朋友。想从他们那里得点消息。有一天,李华看到看守、监工突然慌乱纷纷,便和一群中国劳工、日本矿工,趁机涌向大街。李华一看报纸才知道日本鬼子已在1945年9月2日无条件投降了。得知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李华拾起地上的石灰疙瘩,在墙上写下题为:“我们将在这里告别”的诗句:日本矿工也发狂般的奔跑呼喊。李华回到矿山仍兴奋不已地说:“难友们,让我们一起欢呼祖国的胜利吧!”
1946年1月12日,饱受劫难的李华回到了故乡桃李村,与阔别8个多月的亲人团聚了。
回国后不久,李华来到新民区委要求参加工作。组织上审查李华带回国的日记和买回的书刊,决定考验他。1946年春,安排李华任白塔埠小学校长职务。他尽心尽职地为党工作。同年秋,李华调到县委驻地石榴树的一所半耕半读学校,在学校里担任队长兼教员。经过一段时间的考验,县委恢复了李华的党组织生活。
1948年春,李华接受组织派遣,以卖猪为掩护,携带宣传品去新浦散发。一次,在敌人盘查过往行人最紧张时,李华机智地将宣传品填入裤裆里,顺利地通过了关卡,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李华还多次托新浦好友买钢板、蜡纸,带回解放区。同年4月,李华携带报纸和宣传品再次来到新浦,准备散发。李华骑着自行车刚进新浦街,就被尾随的暗探跟踪,敌人用暗哨发出了信号。李华警觉地看出一些人不三不四、鬼鬼祟祟,便想从汽车站的人流中脱险,待李华刚走到新浦贾圩门口,就被两个便衣特务抓住,敌人将李华自行车把手里的宣传品搜出来,即押送李华去新浦国民党军四十四师搜查营。李华又一次被捕了。
站在国民党审讯官面前,李华正气浩然。审讯官凶神恶煞地吼道:“只要你说共产党不好,在报纸上发表声明,不为共产党办事,我马上释放你回家。”李华愤怒地哼了一声说:“共产党的事业是正义的,有良心的人都向着正义,不走歪门邪道。”审讯官威胁道:“李先生,国家形势你懂吗?”李华厉声说:“共产党势如破竹,节节胜利。你这话再晚说几天,你们在新浦也站不住脚了!”敌人气急败坏地将李华送去受刑。李华身陷囹圄,却坚信共产主义,对党矢志不渝,任凭敌人严刑拷打,非人折磨,他严守组织机密,宁死不屈,表现出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1948年11月,国民党 派逃离新浦前将李华秘密杀害。他牺牲时,年仅25岁。

来源:云名人资料网 欢迎分享!+收藏本文

本文链接:https://www.cloudtibet.com/info/22220

相关推荐:

---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0条)
  • 相关文章

[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登录后可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wered By 云名人资料网   
云名人资料网分享世界名人资料,全国著名人物介绍,历史故事,名人名言,著名历史事件,珍贵历史图片等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