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名人 » 正文

阿累 [公元1909年-1987年]

305次  2020-08-24  分类 : 江苏 淮安  评论(0)
阿累(1909-1987),原名朱宗仁,又名朱凡榕、朱一苇、朱凡。当代哲学家、小说家、散文家。出生于1909年1月,江苏涟水县人。在南京金陵大学附中、上海立达学园、同文书院学习过,最后毕业于上海艺术大学。1931年参加反帝大同盟。1932年参加“左翼剧联”,1932年8月考进上海英商公共汽车公司当售票员,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因参加工人罢工被捕判刑,1935年经人保释出狱,到马来西亚,参加马来西亚共产党活动,被官方获悉,迫令出境。解放后,历任湖南革命大学副校长,省文教厅厅长、省委宣传部长、湖南大学校长等职。1987年1月8日,朱宗仁在长沙病逝,享年79岁。
出身和学历阿累,原名朱宗仁。1909年1月7日出生于江苏省涟水县王集乡的一个书香门第。祖父朱同寿,光绪丙子科举人,选授靖江县训导。父亲朱际云,清廪贡生,对地方教育事业有很大建树。
阿累从县立小学毕业后,先后求学于金陵大学附属中学、上海立达学院、同文书院,1930年6月毕业于上海艺术大学。
革命生涯1931年“九一八”后,参加反帝大同盟。次年,参加“左翼剧联”。8月,受中共派遣考进上海英商公共汽车公司当售票员。一个中午,阿累在内山书店偶然遇见鲁迅先生,这“一面”成了他一生中永恒的瞬间。
1933年,阿累因参加和领导卖票工人罢工而被捕,解往南京。1935年,由乡贤郑宾出面,请同乡、国民党要人顾祝同将阿累保释。后来阿累赴马来西亚,在吉隆坡尊孔学校教书,又因参加和支持学生-被驱逐出境。1936年8月阿累回到上海,从事左翼文艺活动,同欧阳山主编《小说家》,和艾思奇办《大家看》、《少年丛书》,为徐迈进选编国内外短篇小说20余册。
1936年10月,文坛巨匠鲁迅逝世,阿累与巴金、靳以、黄源、陈白尘、以群等组成治丧办事处,参加筹备葬仪。他以“阿累”笔名,深情地写下纪念鲁迅的文章《一面》,又翻译了史沫特莱的《鲁迅是一把剑》。
皖南事变后,阿累到津浦路新四军二师所在地参加抗日民主根据地工作,后调任苏北新四军政治部宣传科长、《江淮日报》主编,不久,调任淮海行署秘书长。1943年3月,调任涟水县县长,兼任敌工部长和涟水中学(当时叫淮海第一中学)校长。这时,他叫朱一苇。1945年5月,他南渡浙西,任天北专署专员。不久,他又回到苏南。他熟练掌握英语、日语,精通文学、历史、哲学。他是作家、革命家、教育家。不平凡的革命经历,练就了他的诙谐与乐观。
他的一只眼睛天生有些斜视,结发妻子后来离他而去,他乐呵呵地调侃道:“我看她比我眼力还差,看不出我今后要当官,她能享福。其实像我这样的眼睛,一点儿也不妨碍当官儿。”1986年10月,为纪念鲁迅逝世50周年,阿累以病重之躯写下文章《回忆与纪念》。1987年1月8日,他走完78岁的人生历程,在长沙病逝。

来源:云名人资料网 欢迎分享!+收藏本文

本文链接:https://www.cloudtibet.com/info/22107

相关推荐:

---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0条)
  • 相关文章

[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登录后可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wered By 云名人资料网   
云名人资料网分享世界名人资料,全国著名人物介绍,历史故事,名人名言,著名历史事件,珍贵历史图片等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