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立铭(1919.2—2003.1.12) 江苏溧水人,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杨立铭出生于比较清寒的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养成了勤奋、好学和简朴的习惯。上中学时,家乡被日本侵略者占领,逃到四川读中学。1938年被保送中央大学机械系。1942年毕业,在昆明中央机械厂工作一年,后回中央大学机械系任助教。1944年通过了留学生考试,1945年被公派到英国学习。1948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理论物理博士学位。毕业后在爱丁堡大学数理系从事科研工作。1951年应清华大学物理系聘请,回国任教。1952年院系调整,转入北京大学物理系任教,后任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核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原子能研究院串列加速器核物理国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上海原子核研究所兼任研究员,《核物理》和《理论物理通讯》委员等职。曾先后应美国耶鲁大学物理系、原西德慕尼黑工业大学物理系等邀请,任客座教授。 杨立铭的主要研究领域为:液体及气体分子运动论、量子力学理论、原子核结构及核反应理论。主要研究成果: 液体理论方面,从统计观念(布朗运动)出发,追踪一个粒子在介质中的散射过程,由此研究液体内扩散的过程。 从运动方程出发,首次导出动量在坐标表象中最普遍的表达式和量子条件。后来一些科学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一种满足仲统计(Para Statistics)的广义量子化方法,接着这种统计法被用到强子的夸克模型中。他在量子场论的研究中导出的狄拉克矩阵求迹的普遍公式,曾作为一个定理收到权威专著中。 根据Thomas-Fermi模型在合理的核内核子密度分布下,成功地解释了当时刚发现的原子核中的幻数,引起了国际上的重视。 在流体统计理论的研究中,他把Born-Green液体理论推广到了混合液体,并在统计描述下对流体内单个分子进行追踪,导出了扩散系数。 提出了处理变形核中核子对相互作用的新方法,与流行的Bogoliubov准粒子方法相比,计算比较简单,而且避免了粒子数不守恒以及不同激发态不正交的困难,这个方法已在有关计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开展了原子核集体运动的微观研究。为了深化对原子核低激发区运动规律的认识,他提出了系统的IBM微观理论。以后,又扩展了这个理论,引入了关联空穴对和电荷交换力,成功地处理了满壳核附近原子核的闯入态。因这方面的成果获得1985年度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8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四十多年来,杨立铭培养出一大批理论物理和原子核理论的高水平的科研和教学人才。 主要著作:《原子核理论讲义》等;主要论文:Coefficients of Viscosity and Thermal Conduction in Dense Gases and Liquids, Kinetic Theory of Diffusion in Gases and Liquids, Nuclear Shell Structure and Nuclear Density, New Transformation for Treating Pair Correlation and Microscopic Foundation of the Interacting Boson Model, Microscopic Investigation of IBM and IBFM, Microscopic Treatment of Shape Coexistence and Related Extensions of IBM, 原子核内轨道角动量分布与核密度,关于原子核内轨道角动量分布与核密度的进一步研究,核多体系的玻色—费米子描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