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西名人 » 正文

朱仙舫 [公元1887年-1968年]

419次  2020-08-24  分类 : 江西   评论(0)
朱仙舫(1887.1.14~1968.7.20)原名升芹,江西省临川县长乐乡百源朱村(今属进贤县长山晏乡)人。中国第一代纺织工业管理专家、实业家,江西民族纺织工业的奠基人,中国纺织学会的发起人。
朱仙舫的父亲朱玉屏系秀才出身,长期教私塾兼务农。朱仙舫幼年在父亲的私塾读书,后进临川小学和抚州中学学习,应县试,曾获第三名。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考取官费生,留学日本东京高等工业学校(现为东京工业大学),攻读纺织专业。宣统三年(1911)学成归国,进上海恒丰纺织新局任技师、工程师、厂长等职。为了培养纺织技术人才,他利用工余时间,创办纺织技术养成所,亲自编写讲义、担任教员,其专著《理论实用纺绩学》(上、中、下三编)为我国首次出版中文纺织科技书籍,填补了国内空白。
1919年,北洋军政府江西省长陶家理与张泌亭(张勋家族代表)、周扶九(吉安盐业巨商)力邀朱仙舫回赣创办纺织工厂。为振兴江西实业,朱仙舫欣然允诺,并亲赴南昌、九江等地考察建厂基地。1921年秋季,江西第一家纺织厂——2万绽的久兴纱厂在九江官牌夹正式动工建成,这是江西民族纺织工业的开端。他担任久兴纱厂经理。1926年,久兴纱厂投产,工人达1300多人,日产纱51包,年销达1.5万包以上。所产之纱有10支、12支、16支、20支。产品主要销往南昌、吉安、樟树、丰城等地。同年,他应上海纱业、面粉大王、申新公司总经理荣宗敬的邀请,出任申新纺织总公司申新五厂厂长,兼任申新二厂厂长。
1930年,朱仙舫在上海主管申新二、五、七厂(七厂原为德商东方纺织厂,因经营不善被荣氏收购)后,全力广揽纺织人才,进一步改善经营管理,以致申新人才荟萃,盛极一时。他与同行发起组织中国纺织学会,当选为学会理事长,一直到新中国建立为止。他还创办沪东、沪西业余纺织学校,为提高我国纺织技术水平,培养纺织技术人才作出有益的贡献。
1935年,与汉口商会会长黄文植合作,先后接办九江久兴纱厂,改名利中纱厂;接办汉口第一纱厂,改名复兴纱厂,任两厂厂长。抗战期间,浔、汉沦陷,利中、复兴两厂停办,避难重庆,任重庆纺织厂厂长。抗战胜利后,任国民政府经济部接收专员、中央设计局设计委员、中国纺织建设公司上海第十六厂厂长。并在九江创办兴中纱厂和兴华面粉厂,担任董事长兼经理,致力发展江西地方工业,成为全国知名的企业家和纺织专家。
1949年5月20日,九江获得解放。兴中纺织厂很快恢复生产。12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兴中纺织厂成为省内最早的公私合营企业。
新中国成立后,朱仙舫被任命为纺织工业部计划司司长,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他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带头促进兴中纱厂公私合营,使兴中成为江西省最早的公私合营企业。1953年回到江西,任中南纺织管理局顾问、江西省轻化工业厅第一副厅长,江西省科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江西省参事室参事,第一、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文革”期间,朱仙舫遭到不应有的待遇,于1968年7月在南昌逝世,终年81岁。
朱仙舫道德、文章素为人称道,故连任14届中国纺织学会负责人之重任。他为人正直,不善言辞,勤奋好学,处事严谨,一贯热心教育,扶掖后进,不仅著书立说,培育纺织人才,还曾捐资创办玉屏小学和兴建抚州一中图书馆。而且家教极严,使子女学有专长。他一生俭朴,艰苦奋斗,治学立业,均有成就,足为后人景仰。
解放初期,他将自己收藏多年的珍本《古今图书集成》全套,捐赠临川县立中学。1959年至1962年,他得知家乡水利失修,农民生活困难,主动将兴中纱厂个人名下的股金定息,每年约2万元,捐赠给家乡。其著作有:《纺织合理化工作法》、《改良纺织工务方略》及《棉纺织》(上、下册)等。这一批专著填补了我国中文纺织科技书籍的空白,也为当时纺织厂技术人员与其他从业人员学习纺织技术知识提供了宝贵的教科书。
技术成就
1917年,朱仙舫从日本学成回国,应原上海总商会会长聂云台之邀,担任上海恒丰纺织厂技术工作。当时,中国棉纺织业刚刚起步,极端缺乏技术人员和技术资料,只得采用国外的纺织科技书籍。朱仙舫遂下决心结合我国国情系统地编著中国纺织科技书籍,以指导企业技术人员的操作运用。从1918年起,朱仙舫开始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编著,经潜心钻研,查阅大量资料,于1919年和1927年分别著成《理论实用纺绩学》前编、中编和后编。1930年,朱仙舫著成《棉纺织》上、下两册,这套书收入了《万有文库》。紧接着1931年又著有《纺织合理化工作法》、《改良纺织工务方略》。这一批专著填补了我国中文纺织科技书籍的空白,也为当时纺织厂技术人员与其他从业人员学习纺织技术知识提供了宝贵的教科书。
实践中,朱仙舫深感培养、教育本国技术人员的重要,在恒丰、申新等投资人的支持下,他一面著书立说,一面举办纺织技术养成所,自编讲义,亲自任教,培养了一批纺织技术人才,这些技术人才均成为我国早期纺织业的技术骨干。
二三十年代,是朱仙舫研究纺织工业成果最多的一个时期,他发表的研究文章有数十篇之多。这些文章,既是他的研究成果,也是他从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在当时的纺织界是具有权威性和影响作用的。他的研究文章内容比较广泛,高屋建瓴,气势恢宏,分析精辟,联系实际,总括起来大抵有以下几方面:1.纺织工业发展战略研究。这方面的代表作有:《纺织业今后之出路》、《纺织工业与民生之关系及推进中国纺织工业之方策》等,指出纺织工业在国计民生中的地位与作用,探索中国纺织业未来的发展道路。2.纺织工业现状分析。这方面的文章有:《中国纺织工业之现状及其自给计划》、《都会纺织工业衰落原因的剖析与棉业网之设计》、《我国纺织业的当前危机》、《我国目前之纺织工业建设》、《30年来中国之纺织工程》等,剖析中国纺织业的现状与变迁,主张政府应加强纺织业的全局性指导,给予重视并积极扶持。3.改进纺织管理。这方面的文章有:《生产管理》、《中国纺织厂更生之我见》、《纺织合理化工作法》、《改良纺织工务方略》、《论今日纱厂急宜改良工务及其改良方法》、《论纺织各机宜有历史记录之必要》等,主张改善生产条件,改进操作方法,加强现场管理。4.加速技术进步。这方面的文章有:《增进普通织机效率论》、《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中纺织染机自给之设计》、《中国纺织工业现代化之我见》等,主张改进生产设备,提高生产速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这些文章至今对研究我国近代纺织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现代从事纺织业的管理人员,有着相当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今日纺织工业的发展亦有不少值得借鉴。
20年代初至50年代初的30多年间,朱仙舫一直在进行兴办民族纺织实业和管理企业的实践探索。这一时期,他的工作地点主要在上海和江西九江,他先后担任上海、九江、汉口、重庆等12家纺织厂的厂长、经理,亲自主持设计兴建上海、九江、重庆等数家纺织厂,工作建树显著,成为当时颇具权威的中国纺织界第一批专家之一。他亲手创立了江西第一家机器纺织企业——九江久兴纱厂,并为这个厂的生存与发展辛劳奔波,殚精竭虑,成为江西民族机器纺织工业的奠基人。
1917年朱仙舫自日本学成归国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由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受到影响,诱发一批民族资本家兴办工厂,中国纺织厂得逢发展机遇。朱仙航先供职于上海恒丰纺织厂,当时,该厂生产的纱布供不应求,遂为恒丰总经理聂云台主持新建纱场,改建布场,后又受聂云台之邀,在上海吴淞设计大中华纱厂。
1919年,江西政界、工商界知名人士集资100万银元,兴办江西久兴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聘请朱仙舫担任2万锭纱厂的设计任务。朱仙舫以事关振兴实业,为家乡出力,欣然允诺,并亲赴南昌、九江两地选择厂址。经多方考察,厂址选定在九江官牌夹。经数年之营造,于1922年建成,陆续投产。久兴纱厂由朱仙舫亲自设计,选购当时较为先进的美国萨可洛威尔厂1922年制造的设备,工程设计、生产工艺、厂房结构、建筑施工等均为同期较高水平。这是赣人自行设计、自办民族纺织工业之开端。该厂生产的12英支、16英支庐山牌棉纱畅销市场。后因董事长抽走工厂资金,董事间发生摩擦,朱仙舫辞职离去。不久,久兴纱厂因无力偿还机器价款,经法院裁决,划归债权人美商慎昌洋行。
1930年,朱仙舫、汪孚礼等在上海发起组织中国纺织学会,旨在“联络纺织界同仁研究应用学术,使国内纺织工业臻于发展”。学会选出全国优秀专家组成理事会,朱仙舫当选为首届执委会主席委员,以后连选连任14届,均任主席、理事长或主任委员,直至1954年。中国纺织学会是我国现代史上创办较早的自然科学学术团体之一,为推进我国纺织技术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纺织学会每年都举行年会,讨论学会工作任务,交流学术论文,即使在抗日战争十分艰难的时期,仍坚持召开了4次年会。学会经常开展各种学术活动和技术交流,举办小型讨论会,接待外国专家等。1933年秋,朱仙舫从日本考察归来,即在上海举办了“日本纺织业情况”专题演讲。学会还出版学术刊物和纺织科技书籍,深受纺织科技与管理人员欢迎的《纺织周刊》1931年由学会创刊,学会的动态消息、纺织述评、学术论文、会务情况、会员名录等,均在《纺织周刊》上登载。朱仙舫为周刊的发行人,并在这一刊物上,频频发表学术论文。《纺织周刊》刊载的一批具有相当价值的述评与论文是当时中国纺织界的工作指南,也成为今天研究中国纺织近代史十分宝贵的历史资料。此外,学会还利用自身有利条件,发挥人才集中之优势,创办业余纺织学校,培养了一批纺织技术人才。
中国纺织学会成立时,会员多数集中在上海及其他沿海纺织城市,会址设在上海华商纱厂联合会内。1947年,学会发起募捐,在上海乌鲁木齐北路建设中国纺织学会新会所。在全体会员及有关企业的集资赞助下,1948年11月建成,为学会活动创造了便利的条件,成为纺织科技工作者之家。建国后,学会总会设在北京,上海会址移交上海市纺织工程学会。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依据革命斗争形势的需要,在上海先后通过领导“中纺公司职员联谊会”、“中国纺织事业协进会”,逐步实现了对中国纺织学会的领导,学会的面貌从而焕然一新。时任学会理事长、上海十六纺织厂厂长的朱仙舫,在中共地下党领导和影响下,出面组织护厂团,亲任十六厂护厂团团长,投入护厂斗争,迎接解放。由于朱仙舫带头,其他理事也都积极参加了以工人为主体的护厂斗争,担任了所在工厂护厂团长,积极为护厂队做掩护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纺织学会于1949年8月第十四届年会上通过决议,更名为中国纺织染工作者协会。1950年11月又恢复原名。1951年,中国纺织学会加入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联合会要求学会在原有基础上筹组中国纺织工程学会。1954年,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成立,为了保持学会历史的连续性,学会届次从建国前的中国纺织学会共14届起连续计算。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已走过60余年的历程,现已发展成遍及全国的纺织学术组织,为祖国的建设事业作出了有益的贡献。
朱仙舫是学会的发起人之一,其道德、文章素为人称道,故连任14届学会负责人之重任。他为人正直,不善言辞,勤奋好学,处事严谨,一贯热心教育,扶掖后进,不仅著书立说,培育纺织人才,还曾捐资创办玉屏小学和兴建抚州一中图书馆。而且家教极严,使子女学有专长。他一生俭朴,艰苦奋斗,治学立业,均有成就,足为后人景仰

来源:云名人资料网 欢迎分享!+收藏本文

本文链接:https://www.cloudtibet.com/info/20422

相关推荐:

---

标签: 进贤县人物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0条)
  • 相关文章

[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登录后可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wered By 云名人资料网   
云名人资料网分享世界名人资料,全国著名人物介绍,历史故事,名人名言,著名历史事件,珍贵历史图片等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