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西名人 » 正文

陈彭年 [公元961年-1017年,宋代五鬼]

315次  2020-08-24  分类 : 江西  宋代 评论(0)
陈彭年(961~1017),字永年,江西省南城县人。北宋大臣、文学家、音韵学家。
其父陈省躬,当过河南鹿邑知县。彭年幼时聪颖,勤奋好学。母亲因仅有此一子,钟爱非常,不让他深夜读书,影响身体。他就用竹笼把灯罩住,躲在密室里看书,有时通宵达旦,诵读不倦。13岁时写出万余言的《皇纲论》,为江南名辈所称许,南唐后主李煜闻知,召他入宫陪伴皇子仲宣读书,与他交游。
不久南唐被北宋灭亡,陈彭年师从徐铱攻文字学。太平兴国年间,陈彭年参加科举考试,先后两次被主考官默落,原因是他好写诗嘲讽人事,以致被人视为轻佻。一次适逢京城举行特许的大宴饮,他骑驴从东华门到城墙根,随口得赋数千字,在考生中传为佳话。
雍熙二年(985)他第三次参加科考,才得中进士,初任江陵府(今湖北江陵县)司理参军,历任推官、转运、寺丞等职,升秘书郎,调大理寺详断官。后因事被株连出监湖州(今浙江湖州市)盐税,不久被停职。其家境贫寒,居官清廉,免职期间只得靠仆人外出帮工或做买卖接济。真宗即位(998),复任秘书郎、州通判。直至咸平三年(1000),因多次上疏论及政事,得以召试学士院,升为秘书丞、知州。
咸平四年(1001),陈彭年针对宋初国势不振、政治腐败、冗兵冗官、贿赂公行等弊端,向真宗上疏论治国之道,认为“夫事有虽小而可以建大功,理有虽近而可以为远计者,其事有五:一日置课官,二日择法吏,三日简格令,四日省冗员,五日行公举。此五者实经世之要道,致治之坦途也”。言之动听,事皆可行,可渭有识见之士,深得真宗器重。
景德元年(1004),礼部侍郎杜镐等荐陈彭年常识渊博,诏令为直史馆兼崇文院检讨,修《起居注》,进《大宝箴》。不久,参与修纂由王钦若总其成的大型类书《册府元龟》,此书将历代史传所载事迹分门别类,对宋以前史籍的辑侠与校勘颇有价值。景德三年(1006),陈彭年迁升为右正言,充龙图阁待制,加刑部员外郎,进工部郎中、加集贤殿修撰。这期间,他力争改革科举考试中的弊病,主张设“糊名”,将试卷中应试人所写的籍贯、姓名进行弥封,交誊录人按规定字体誉写,再送考官批阅,杜绝后门依托以及作弊之事,从而使科举选拔人才有一个较公正的标准。
大中祥符三年(1010),改任兵部郎中、龙图阁直学士,迁右谏议大夫兼秘书监。奉诏编辑《太宗御集》,赐勋上柱国。其时陈彭年曾趁奏对机会向真宗提出他对儒术与国家兴衰关系的认识。而真宗则以为“君之难为,由乎听受;臣之不易,在乎忠直”。彭年请求真宗著为文章,真宗乃亲撰《崇儒术》与《为君难为臣不易》两篇御制赐示给他,彭年则请求辅粥大臣,将此两篇御制刻石于国子监。六年(1013),召入翰林,充学士兼龙图阁学士,-国史,并删定《三司编敕》。国史成,迁工部侍郎。九年(1016),迁刑部侍郎、参知政事,判礼仪院,充会灵观使。
天禧元年(1017),朝廷改元,祭祀天地,陈彭年担任天书仪卫副使,又任参详议制奉宝册使。正月初九,陪真宗祭天书,将到太庙,晕眩跌倒,抬往家中。真宗派医诊治,旦夕问候,并进其为兵部侍郎。二月,彭年因病重不治而逝,享年57岁。真宗亲临吊唁,见其家居简陋破旧,感慨不已,以致数日未上朝理政事。赠其为右仆射,赐谥“文僖”。
陈彭年勤于职守,鞠躬尽瘁。朝廷举行典礼,他无不参预。他对仪制、沿革、刑名之学尤有研究。如果有的制度前世没有记载,他也必能援引依据来拟订之。无论政事大小,只要有需咨访之处,他必能应答辩证,毫无滞碍,而又往往符合真宗的意思。后来升入内阁,由彭年独揽大小事务。繁忙的事务,有时使他精力疲乏,以至于举止失措,颠倒冠服。有时竟至于忘记是什么花,而问左右人:“何花也?”人家告诉他是石榴花,他说:“此地竟有石榴花耶?”他后来位极人臣,但仍保持俭朴作风,克己清廉,不贪不虐。史称他“贵至通显,奉养无异贫约”。他所得棒禄多用来购买书籍,身后末留下任何家财,以致其子孙生活十分困窘。

来源:云名人资料网 欢迎分享!+收藏本文

本文链接:https://www.cloudtibet.com/info/16491

相关推荐:

---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0条)
  • 相关文章

[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登录后可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wered By 云名人资料网   
云名人资料网分享世界名人资料,全国著名人物介绍,历史故事,名人名言,著名历史事件,珍贵历史图片等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