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福建名人 » 正文

吴沙 [公元1731年-1798年]

279次  2020-08-24  分类 : 福建 漳州市 清朝 评论(0)
吴沙(1731~1798年),漳浦县人(据台湾吴旺桔修的《吴氏家谱》载为西门外小山城大园头人)。生于雍正九年(1731年)。性好行侠仗义,年轻时不得志,到了壮年才想外出谋生。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当他42岁时,带着比他少20岁的妻子庄梳娘和3岁的儿子光裔,渡海到台湾。吴沙到台湾后,先在淡水的鸡笼(今基隆)做工,后到三貂社谋生。三貂社地近“生番”(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噶玛兰,当时,汉人很少到三貂、噶玛兰,因而,此地被视为化外之域。
吴沙在三貂住了一段时间,经常进入噶玛兰采伐木材和藤,与“番民”接触,后来就以盐、布等生活用品与“番民”交换兽皮、鹿角等,这就是被称为“番刈”的行业。官府明令禁业“番刈”的交易行为,但吴沙还是选择这既能获高利,又有风险的行业。吴沙为人豪爽,讲求信义,深得“番民”的信任,他们都乐于和吴沙交易、来往。一些度台谋生的穷困者也都闻名来投靠吴沙,吴沙就给他们每人一斗米,一把斧头,教导他们入山伐木抽藤,帮助他们谋生,这样,前来投奔的穷民愈来愈多。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吴沙计划开垦噶玛兰,他先派遗一些人到“番社”附近披荆斩棘,开避出一条通路。噶玛兰又称蛤仔难(即今宜兰),土地平旷,溪流分注,是块天然沃壤,可开垦良田万顷。早在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有一个叫林汉生的召众进入噶玛兰开垦,因没有与“番民”搞好关系而被杀害,此后,一直无人再敢问津。
嘉庆元年(1796年)农历九月十六日,吴沙率众进入噶玛兰乌石港南,筑土围开垦,称为“头围”,即今之头城,“番民”倾族抗拒,死伤很多,吴沙弟吴立被杀害,因而未敢继续向前开垦。吴沙认为必须先搞好民族关系,才能再进垦,他派人告诉“番民”说:“海盗来占据噶玛兰,要杀害番民,我们是奉官府命令,在此防守,护番垦田,别无他意”。“番民”将信将疑,争斗逐渐平息。嘉庆二年(1797年),噶玛36社“平埔番”流行天花痘病,死亡很多,吴沙夫人庄梳娘深谙医术,采药制成药剂,吴沙派人送药,医治、救活数百人,“番民”感恩戴德,把吴沙奉为神人,并献地供垦,做为酬谢。因此,开垦得以顺利进行,依次开垦至二围、三围,不到一年,已开拓土地数十里。接着,吴沙向淡水厅请求发给开垦执照,获准发给印鉴,允许其自设法规条例。吴沙召集佃农,订立乡约,征收租谷。又组织人力伐木筑道,在山谷隘要之处,分设隘寮11处,招募丁壮把守,昼夜放哨巡逻,保护过往行旅安全,来投奔者日日增多,开垦土地也愈广。嘉庆三年(1798年),吴沙因操劳过度而去世,时年67岁。
吴化,吴沙的侄儿,他继承吴沙壮志,继续开垦和管理垦田,把围地开垦到四围、五围。嘉庆十五年(1810年),清政府批准在蛤仔难即五围设置噶玛兰厅。噶玛兰同知在噶玛兰树立“吴沙昭绩碑”,以纪念吴沙开发宜兰的功绩。

来源:云名人资料网 欢迎分享!+收藏本文

本文链接:https://www.cloudtibet.com/info/14747

相关推荐:

---

<< 上一篇 下一篇 >>

Powered By 云名人资料网   
云名人资料网分享世界名人资料,全国著名人物介绍,历史故事,名人名言,著名历史事件,珍贵历史图片等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