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福建名人 » 正文

谢玉铭 [公元1895年-1986年]

254次  2020-08-24  分类 : 福建   评论(0)
谢玉铭(1895~1986年),字子瑜,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生。晋江祥芝(今属石狮市祥芝镇)赤湖村人。
玉铭幼年丧父,5岁时偕其母吴耶娟移居蚶江,皈依基督教。他自少聪颖好学,光绪三十年(1904年),入泉州培元中学,以品学兼优考入北京协和大学(燕京大学前身),民国6年(1917年)毕业。民国6~10年,应母校之聘任培元中学教务长。民国10~12年,往任燕京大学物理系助教。民国12年,考取官费赴美留学,次年获哥仑比亚大学物理学硕士。
玉铭的物理学研究早为国际知名。民国13年和郭察理(CoybettChaylesH,美国人,曾在燕京大学任教)合编《物理学原理及应用》(英文版,民国13年初版,民国15年再版;中文译本民国17年版)、《物理学实验》(英文本民国17年版)两本书。
前一本书在叙述物理学原理时紧密结合中国的生活和生产实践,对于启发学生充分理解物理原理在当时起了很大作用。民国14年前后,谢玉铭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迈克耳逊教授指导下进行光的干涉研究。民国15年获芝加哥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历任燕京大学物理系副教授、教授、系主任。其间(民国21~23年)任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客座教授。
玉铭执教于燕京大学物理系时,担任光学、气体动力论、近代物理、高级实验、当代物理学文献选读讨论等课程的教学工作;担任物理学院各系共同必修的《普通物理》大课;还指导研究生和本科生撰写毕业论文,工作十分繁重,但他仍勤勤恳恳为科学事业工作不懈。他非常重视实验工作和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努力为学生创造较好的学习环境和实验条件,为建立燕大物理系的仪器设备、开辟各种实验课程尽心竭力,并自行设计和制造不少实验用的仪器。在他任系主任的8年期间,燕京大学物理系居国内大学物理系前列。
玉铭和他的学生在国内合作研究的有“过焙滑石的电绝缘”、“氢与铂、铜、镍接触之游离”、“氧化银的慢电子分解”、“以连续记录器测定北平大气之微尘含量”、“以转动液体测定重力加速度”、“萝藤之紫外吸收光谱”等课题。
“九·一八”事变后,玉铭在燕大物理系普及无线电收发报技术,并组织通讯组向全校师生公布抗战消息,激发全校师生的抗日情绪。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离开北平南下执教。
民国23年,他应聘到美国,同胡斯登(W.V.Houston)协作研究,发表了《氢原子光谱Ha线的精细结构》一文,在光谱学和量子电动力学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引起物理界的震惊。
民国26~28年,任湖南大学物理系、唐山交通大学教授。民国28~35年,任厦门大学数理系教授、系主任、理学院院长、教务长。民国35年,往菲律宾,在东方大学任教多年,退休后一度移居香港,因病往台湾就医。1986年3月20日,病逝于台北市。
玉铭从事教育数十年,为国家造就大批人才,其中有孟昭英、褚圣麟、张文裕、袁家骝、王承书、戴文赛、鲍家善、卢鹤绂、洪晶等都是中国一流的物理学家(其中张文裕为惠安人、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
玉铭夫人郭瑜瑾,蚶江镇石湖村人,毕业于泉州培英女校。女儿谢希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理论物理学博士。1952年回国,对中国物理学研究和教育卓有功绩。1983年任上海复旦大学校长,是新中国第一位重点大学女校长,又是上海市政协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长子希文、次子希仁、三子希哲,分别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通信工程学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勘测设计院教授。三兄弟对金属材料、计算机网络、工程测量各有特殊贡献,并有著述,均是中国科学技术界的佼佼者。

来源:云名人资料网 欢迎分享!+收藏本文

本文链接:https://www.cloudtibet.com/info/14403

相关推荐:

---

标签:   

<< 上一篇 下一篇 >>

Powered By 云名人资料网   
云名人资料网分享世界名人资料,全国著名人物介绍,历史故事,名人名言,著名历史事件,珍贵历史图片等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