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英甲(生卒年月待考),字炳东,号铁函,清代河北承德人。1906年至l911年,任甘肃劝业道兼主甘肃农工商矿总局的6年期间,在兰州创办了劝工厂、窑街官金铜厂、皋兰官铁厂、洋蜡胰子厂;恢复兰州制造局、兰州机器织呢局;开办农矿学堂、织呢艺徒学堂、官报书局、石印书局;修建黄河铁桥,以及交通、邮电等一批近代工矿企业和文化福利事业,与外国签订购买机器、聘请技术人员合同10多项。为兰州近代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1.创办劝工厂。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五月,彭在兰州举院(今兰医二院一带)创办兰州劝工厂,开始设绸缎、织布、玻璃、栽绒、铜铁器、制革等6科(厂),后因技术力量不足,设备短缺而裁撤铜铁器、制革两科。各厂技师由外省招聘,艺徒在兰州招收。其中绸缎,织布二科,因本省不产丝、棉、原料外购,加大了成本,他部署本省有条件的府县植桑养蚕和播种棉花。织布机由传统木质织机改成,实仍为人力操作。玻璃原料石英石就地取材,只生产平板玻璃一种。栽绒毯仍用本省传统工艺,只求花色图案新颖和质量的提高。劝工厂开办后,省垣及各县人士纷纷到厂参观,以开眼界。年底,劝工厂于西大街开设商品陈列所,展出劝工厂产品和土特产品,以提倡国货,抵制洋货。
2.创办窑街官金铜厂。l906年10月,彭奉命与比利时参赞林阿德签订合同。购置挖矿、钻洞、磨砂、炼铜、淘金、炼金等机器l套,并聘雇外国工程技术人员在窑街创办官金铜厂,1910年建成,耗银l20万两。建成后的厂区分金,铜,铁三厂,设备安装呈梯级斜坡9级层楼式,外貌十分壮观。试车后各种机器运转良好,据传,每昼夜可销熔矿石20万斤,炼净铜2万斤,黄金20两等产品。可惜原选矿有误,矿石含铜量少。在白银运矿石,入不敷出,赔累过巨,只得草草结束。此举之失败,完全是中国没有自己的人才,而依赖洋人所致.。
3.恢复兰州机器织呢局。1906年l0月,彭利用原织呢局封存之机器,添置短缺设备,雇请外国工匠5人,招入工人230余人,恢复了兰州织呢局, l908年9月正式投产。共费兰平银12.6万余两,库平银3.7万余两。日产毛呢50匹左右。
4.恢复兰州制造局。1907年8月,彭将原兰州制造局迁至小仓子(今武都路东头),更名兰州机器局,恢复生产。局内设正办,帮办各1人,工匠、艺徒113人,比利时工匠6人。每年拨经费银8200两,专事修造-弹药的生产。
5.修建黄河铁桥。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彭为适应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建议在兰州黄河上建造铁桥,以代替原有的"镇远浮桥",得到陕甘总督升允赞许,经报请清政府批准,动用国库银30.66万两,与德商签订承建合同,但进口物资运输一律由我国负责。在当时交通落后的情况下,先由火车从天津口岸运河南新乡,再雇佣劳工,用骆驼和大车将大量建桥材料由河南运来兰州,又冒着严寒酷暑在奔腾咆哮的黄河上施工。工程于1907年2月开工,l909年6月竣工,命名"镇远桥",同年8月验收通行。桥宽8米(车行道6米,两边人行道各l米),长250米,全桥5孔4墩,载重8吨,保固期80年。铁桥的建成,为方便兰州城乡人民和市政建设,以及连接青海、新疆、宁夏的交通发挥了重要作用。
6.创办洋蜡胰子厂。1908年冬,彭与比利时参赞林阿德合作,投资白银l万两,由国外购回制造洋蜡,胰子的机器l套数台,在白云观西侧开办了兰州洋蜡胰子厂,l910年竣工投产。油脂由临夏、甘南一带的牛羊油作原料,产量、质量均佳,但成本较高,销路不畅。
7.开办皋兰官铁厂。1906年,皋兰铁石山发现"矿苗颇旺"的铁矿石山。彭聘请比利时化验师贺尔慈同本地工匠先小型冶炼、化验,含量在四成以上。遂在黄河北岸购地建厂,土法采炼半年多。后因成本太高,含铁量太低而停工。
彭英甲还注意培养本国人才,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他一改甘肃只有文科学堂的惯例,开办了农矿学堂,内设农林、矿物各系,聘请外国人担任英语、法语、化学、物理、数学、地质、测量、采矿、冶炼等科教员,到l912年停办。l907年,他在农工商矿总局开办了官报局,购进平板印刷机2架,各号铅字l副,开始了兰州的铅字印刷。支持金县(榆中)知县张体信创办金县工艺局。他还提倡兴修水利,注重发展农业、手工业。辛亥革命后,彭调任他职离兰,所办工业陆续停产关厂。
来源:云名人资料网 欢迎分享!+收藏本文
本文链接:https://www.cloudtibet.com/info/1146
相关推荐:
---